技术动态
发表时间:2018-08-15 16:26
2018年8月7日,中国半导体企业清华紫光推出自主研发的内存芯片,将在美国硅谷首次公开。中美贸易战之下,中国半导体企业宣布进军市场。
全球半导体市场:2017年中国销售额最高 存储芯片增速最快
2018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2247.9亿美元,2017年全年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4122亿美元,2018年上半年就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50%的销售额。其中,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销售市场,2018年上半年销售额767.4亿美元,全球占比达到34%,较2017年底占比32%再次上升。在2013-2017年间,中国的半导体销售额每年不断攀升,增速从2015年起快速增长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和消费国家,对半导体的需求逐年提升。
2017年,全球集成电路产品市场销售额为3432亿美元,同比增长22.9%,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值的83.3%的份额。其中,存储芯片电路产品市场销售额为1240亿美元,同比增长60.1%,占集成电路产品市场总值的20%,超越历年占比最大的逻辑电路(16%)。随着下游应用的需求,存储芯片开始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主力,成为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。
中国集成电路情况:存储芯片第一名 依赖进口需求大
2017年,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的市场格局,排在前三位的为:存储芯片占比30%,专用集成电路占比28%及模拟集成电路占比17%。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,一直以来都是存储器产品最大的需求市场。
中国作为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国,自身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却很低,极大的消耗量,自给率却很低,拥有者巨额的进口,目前我国80%的高端芯片依赖于进口。截至2018年上半年,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一达到1467.12亿美元。
受制于资金和技术上的缺陷,我国本土的芯片制造企业仍然数量少、规模小、产品落后,2017年我国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前三位中,只有中芯国际一家国内的企业,与国际领先企业三星、SK海力士、英特尔相比,仍存在巨大差距。但在芯片设计和封装测试上,国内已有众多优秀企业涌现出来。
芯片国产化刻不容缓 国家政策鼎力支持
2018年3月发生的中兴通讯事件再次让我们认识到芯片国产化的紧迫性,加快我国存储芯片和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速度,摆脱对发达国家的重度依赖刻不容缓。2014年6月,国务院颁布了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》,提出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(简称“大基金”),将半导体产业新技术研发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。
存储芯片市场保持高增长 特殊存储器带来新方向
受益于下游智能手机、AI、数据中心、汽车、物联网等多极应用的驱动,存储芯片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长,主要以DRAM和NAND为主导的存储芯片保持增长。预计2017年-2021年,DRAM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0%,NAND位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0-45%。
通常三星,海力士将重点放在标准型DRAM上,那么我国考虑从特殊存储器上进行突破未尝不可。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特殊存储器市场已经形成了生态,例如设计公司,包括ISSI、紫光国芯、兆易创新、复旦微电子等;Foundry/IDM则包括福建晋华、中芯国际、武汉新芯等均有对应产品的制造平台。
特殊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,是一个动态变化。例如:DRAM和NAND伴随PC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成为主流存储器,而NOR Flash从曾经的主流存储器变为特殊存储器。未来,一些当前规模较小的新型存储器,也存在具备跃迁成为主流存储器的潜质,因此,特殊存储器是一个快速增长也蕴含发展机会的市场。
特殊存储器是指除去主流的PC/Mobile/Server/Storage应用市场的存储器,包括NOR FLASH DRAM,SLC NAND、special DRAM以及特殊存储器PRAM、MRAM、FeAM等,整体占比存储器市场的比例大约为10%,2017年特殊存储器的产值大约为100-120亿美金。
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国光芯片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》。